转自:证券日报

  ■韩昱

  5月8日,美联储发布最新一期议息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是自今年1月份和3月份议息会议以来,美联储第三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今年以来,美联储对降息保持了高度谨慎的态度。反观去年,9月份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式转向宽松,首次即超预期降息50个基点,此后又在去年11月份、12月份连续降息两次。那么,为何今年美联储迟迟不降息?笔者认为,三个不确定性让美联储进退维谷。

  其一,美国通胀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不敢提前降息。

  为抑制高企的通胀,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份起开启快速的加息,随着利率不断抬高,美国通胀也逐步降温,但始终未回落至美联储的合意水平。当前,美国的通胀情况面临更多变数,美联储在此次议息会议声明(以下简称“声明”)中更是明确表示“失业率上升和通胀加剧的风险有所增加”,这是此前未出现的内容。

  数据也显示出通胀降温放缓甚至可能反弹的迹象。今年一季度,美国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为3.5%,超过预期(3.3%),相比前值2.60%显著抬高。通胀预期则进一步攀升,密歇根大学4月份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大幅回升至6.7%,创1981年12月份以来最高,未来五年通胀预期高达4.4%,创1991年7月份以来最高。纽约联储微观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美国消费者对中期通胀的预期在4月份攀升至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外,美国关税政策不断反复,无疑加剧了通胀反弹的风险。

  其二,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需要更多时间观察数据。

  在通胀压力仍存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已现疲态。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为-0.3%,陷入萎缩,较2024年四季度的2.4%水平大幅下滑。其中占经济总量较大的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仅增长1.8%,是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最慢的季度增长,大幅低于上一季度的4%增长。

  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在多项先行数据和调查中亦有体现。美联储发布的最新一期美国经济状况报告(俗称“褐皮书”)显示,随着经济不确定性(尤其是与关税有关的问题)上升,美国多个地区的前景显著恶化。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对经济和就业前景的担忧升温,4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跌至近五年来最低水平,也是连续第五个月下降。美联储在声明中亦直言“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其三,美元资产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不敢超预期贸然降息。

  美债等美元资产,一度被视为全球“安全资产”,但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也在发生动摇。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连年攀升,目前已超过36万亿美元,财政可持续性面临极大风险,美债规模过大也制约了其交易弹性,“安全资产”属性被实质性削弱。此外,一般而言,当美股下跌时,投资者会购入美元或美债避险,但最近美股、美元、美债出现了同步下跌的情况,“股债汇”三杀或进一步削弱美国金融稳定信誉。在“去美元化”“抛售美国”等舆论不断发酵的背景下,若美联储选择超出市场预期的降息举动,或引发资本外流加剧,动摇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重创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留给美联储观望的时间窗口也正在收窄,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稍有不慎美联储即会错过对冲美国经济下行风险的时点,如何在高度不确定性中动态调整货币政策,将是美联储面临的关键挑战。

三个不确定性让美联储进退维谷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