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A 股主要指数集体收跌。上证指数下跌 2.45%,收报 3835 点;深证成指下跌 3.41%;创业板指下跌 4.02%。市场成交显著放量,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达 1.97 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约 2575 亿元。
从市场结构看,前期领涨的景气赛道成为调整主力,仅少数避险板块及受事件驱动的题材表现相对抗跌。银行板块盘中探底回升,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红利资产在避险情绪升温背景下展现出防御属性。
行业与主题方面,传媒、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银行、农林牧渔等防御性板块跌幅相对较小;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电子等周期及科技板块则出现深度调整。
今日A股市场调整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一、外部流动性担忧加剧:美联储官员对12月降息持谨慎态度,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快速降温,导致前期全球风险资产普遍承压,对流动性较为敏感的科技股首当其冲。

二、AI产业逻辑出现市场分歧:投资者开始担忧美国AI巨头资本开支的可持续性及最终回报,尽管AI龙头公司业绩超预期,但其营收质量受到质疑,引发全球 AI 硬件板块共振下跌。
三、事件共振影响:股指期货交割日、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叠加,放大了市场波动。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本次调整是内外因素共振的结果,外部因素是导火索,但并非A股市场的主要矛盾。深入分析后可见,当前市场的波动可能为中长期视角下的布局提供机会。
当前流动性冲击已接近充分定价,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对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预期已高达89%,表明“不降息”的利空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市场消化。一旦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落地,无论是否降息,只要伴随鸽派政策指引,均可能成为利空出尽的契机。
从中期来看,A股具备独立逻辑,市场趋势未发生根本改变。中国AI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不存在美国式的资本开支过度问题,科技创新与自主可控的产业逻辑依然坚实。
展望后市,可关注以下方向:一是超跌科技主线中优质公司的低吸机会;二是具备政策支持与基本面改善预期的反内卷行业(如光伏、化工)以及供给逻辑强化的有色金属(如铜、铝);三是避险属性较强的红利资产(如银行、煤炭)。



发表评论
2025-11-23 06:12:23回复
2025-11-23 06:03:59回复
2025-11-23 07:11:26回复
2025-11-23 06:00: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