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险企高参
“银保渠道最大玩家”中国邮政拿到保险中介市场资质。
1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同意中国邮政集团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这是金融监管总局成立以来首张批复的兼业保险代理牌照,“银保渠道最大玩家”中国邮政拿到保险中介市场资质。
拿到牌照后,中国邮政作为中介机构,可代理的险种数量颇多,代理险种范围为包括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工程保险、特殊风险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自营+代理网点,覆盖范围遍布城乡,而中国邮政更是网络庞大,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54502个。其中,城市地区14819个,占比27.2%,农村地区39683个,占比72.8%。这些数字无不意味着,中国邮政拿下保险中介牌照意味非凡。
业内人士称,从批复口径来看,此次中国邮政保险业务的营业网点范围为代理营业机构,而代理机构是此前监管部门批准可以代理邮储银行业务的邮政网点。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官网信息,该行早已经在2022年3月将《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换领为《保险中介许可证》。
换言之,邮储银行早已具备保险代理的资质,而业界早已视中国邮政为银保渠道最大玩家。邮政集团直接获得保险兼业代理资质,更多的是被看作邮政代理业务更加合规,根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而部分邮政网点代用邮储银行的兼业代理资格与监管要求不太相符,为确保合规问题,故而由集团层面发起申请代理资格。
回溯历史,邮政体系与保险业务的结缘始于1987年,当时,部分邮政网点开始试点保险代理业务,初步探索金融服务领域。2007年,邮政网点开始大规模开展保险代销,业务覆盖面显著扩大。两年后,中邮人寿正式成立,保险布局深化。此后多年,邮政集团的保险业务稳重向前。
但是随着监管趋严,近年来邮政集团也在整合其保险代理相关销售渠道。自2019年起,邮政集团相继挂牌出售多家保险代理公司,此外,通过金融监管总局查阅发现,同一时期邮政集团也在注销分支机构的《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不完全统计,至少200家注销。

经过渠道整合与资质落地,邮政集团在保险代理市场的竞争力已然成型,其数万个线下网点俨然是代理渠道壁垒,是传统保险代理机构望尘莫及的绝对优势,若未来邮政集团真正开发保险代理业务,真将成为行业“鲇鱼”。2019 至 2024 年间,已有数百家保险中介退出市场。
综合来看,结合集团“亲儿子”中邮人寿业务、公司经营战略考量、保险中介市场前景以及行业“报行合一”政策的成熟,中国邮政在保险代理市场的存在感越来越足。拿下保险代理牌照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财产险等业务开拓跟中邮人寿业务不冲突,且财险中介份额还大一些。
据《中国保险年鉴 2024》显示,2023 年,保险专业中介渠道保费收入达 8503.89 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 16.43%。其中,主营财产险业务的保险专业中介表现优于主营人身险业务的中介。财产险保费收入为 6440.08 亿元,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 39.74%;人身险保费收入 2063.81 亿元,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 5.8% 。
值得一提的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的逻辑也在邮政系统发生。2025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向中国邮政支出的“代理销售及其他佣金支出”为41.52亿元,同比增加7.82%。2023年、2024年该项数目分别为128.73亿元、64.26亿元。若以2023年上半年的107.54亿元对比,今年上半年中国邮政从邮储银行收到的代理销售手续费已下降超过60%。



发表评论
2025-11-28 05:15:34回复
2025-11-28 03:05: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