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医保的使用涉及到诸多规定和方法,了解这些内容能让参保人更好地享受医保福利。深圳医保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有基本医疗保险一档、二档和三档,不同类型在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参保人,个人账户余额可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费用。在门诊就医时,可在市内任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时,可在市内任一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报销比例较高。例如,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和地方补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可达90%。

如何在深圳使用医保?深圳使用医保有哪些规定和方法?  第1张

基本医疗保险二档和三档参保人,门诊应在选定的社康中心就医,经结算医院同意,可以在与选定社康中心同属于一家结算医院下设的其他定点社康中心门诊就医。若需要到结算医院本部及其它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应经选定社康中心转诊。住院时,可到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报销比例也较为可观。如在市内二级医院住院,基本医疗保险二档的报销比例可达85%。

深圳医保在使用时还有一些特殊规定。比如,医保个人账户可以家庭共济,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参保人个人账户积累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的,超过部分可用于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健康体检、预防接种费用等。

下面通过表格对比一下不同类型医保在门诊和住院报销的一些关键信息:

医保类型 门诊就医规定 住院报销比例(市内二级医院为例) 基本医疗保险一档 可在市内任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90% 基本医疗保险二档 先选定社康中心,转诊后可到其他定点机构 85% 基本医疗保险三档 先选定社康中心,转诊后可到其他定点机构 85%

参保人在就医时,需持本人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就医凭证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按规定进行挂号、就诊、结算等操作。若未按规定就医,可能会影响医保报销。例如,未经转诊自行到非选定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此外,深圳医保还与异地就医政策相衔接。参保人在异地就医,符合相关规定的也可进行报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在异地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就医,可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总之,深圳参保人应深入了解医保的使用规定和方法,合理使用医保,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保障自身的健康权益。